仅次于沉默。

4月 12, 2009

今年起读的书少了很多,相较于辉煌时期的一个星期三本以上的好习惯,本年度或许有什么飞星入宫阻碍看书之momentum之类,总之就没有办法那么顺畅。主要是因为卡在一些不容易咀嚼的书里。卡住便寻找更缓慢的方式,更适合读某一本书的方式进行。譬如,发觉某些难读的书,在厕所里竟然进行得很顺利。某些书,早上的地铁中读竟然也毫无睡意(个人觉得短短的散文《风格练习》可以在早上读,因为很轻。)有些书,却只是晚上睡前才读,例如《枕草子》,《有礼的谎言》,隐匿的诗《自由落体》。有些书睡前看会一直做梦,例如《西夏旅馆》。

近来读得比较顺畅而让人觉得开心的书,是刚读完的焦元溥的《乐来乐想》。虽然他说的是古典乐,却说得很有趣,且很有深度。有些故事让我忍不住在地铁上傻笑出声(虽然这样很失态)。譬如,当他写〈听众的艺术〉让我很有共鸣。譬如演奏会里越安静的段落总是人们咳嗽得最严重的时候。我也常常遇到这样的状况,也一直想,真的这么多人生病吗?有些时候真的很严重。大家好像来听演奏会只是想乘机咳嗽而已,真的曾有这么样的感觉。我很认真地研究过,乐团大声的时候,真的没有人咳嗽。大家都约好一起在安静的段落狂咳一场似的。

演奏会里也会遇到一些奇怪性格的人。就像戏院里一定会遇到一两个喜欢讲剧情的人一样。有人的电话响起,竟然还可以讲电话。也有人热情地在自己的座位指挥,影响后座的视线。有人(我遇过一个阿伯)故意打offbeat的拍子。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举动,常常让人不得不把焦点放在他们身上。难怪网上会看见‘手提电话polka’这样的怪演奏会片断还有故意模仿咳嗽声的polka了。我觉得比较有趣的结论是,其实有些时候,如果不知道该不该拍掌,还不如不拍的好。尤其有些忧伤得很的结局,还不如安静地让那旋律留着不要马上被敲醒比较好。

另外一些有趣的作曲家故事,例如焦先生提起‘联觉幻境’。两千人中有一人具有联觉(synaesthesia),最多的联觉例子是将声音和颜色联结。譬如说,听到某声音会当即看见某颜色。本来这是一种病态,但有些时候病态有可以成为罕见天赋。作者举例说:譬如,对作曲家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而言,C音产生白色(奇怪,这点我赞成也),D音产生黄色,降E音是深蓝灰色,E音却是闪亮的宝蓝。F音是绿色,G音是金色,A音则是玫瑰鲜红色。

其他的有趣故事例如John Cage能辨认超过两千种菌类,而且曾在米兰参加电视‘蘑菇问答大赛’而轻易夺冠。所以一不小心的话,Cage也许可能不是作曲家而是菇类专家了。

读到政治vs音乐的历史故事,则叫人感伤。有些人生在那个年代,即使天分再高还是受尽百般阻扰才能闯出头来。实在难以想象,音乐,这种这么抽象的玩意,能被政治化到这种程度。也有人(对顾尔德一无所知的法国人)可以一夜之间被顾尔德的布兰登堡感动得第二天马上出动抢购。

其中一篇让我觉得很好笑很‘抵死’的便是萨替的怪异作品《麻烦事》。作曲家萨替要求演奏者‘重复八百四十遍’。我向来喜欢萨替,其中一个个人的原因是因为他死后,家里被发现收集了一百只雨伞。他购买十二套一模一样的绒质西装。他穿坏了一件,才穿另外一件。去世的时候,他的衣橱还有六件新绒质西装。光是这点我就觉得你真够拽了。听了他奇怪命名的音乐,更让我佩服地笑。真有你的呵。

因为周末拿照片去冲洗,中间有三个小时等待所以跑去了一间不错的咖啡店休息。咖啡店里有一个书橱,我拿了一本书,读了便不能放下。那刚好也是跟音乐有关的书,叫做《地下乡愁蓝调》,两个小时左右我看了半本,直到非得离开去领照片才放下。雨天的咖啡馆后来变得十分暗,不过音乐倒是好像配合着我的阅读情绪。

《乐来乐好》以及《地下乡愁蓝调》,描述的未必是我曾听过的音乐:一个古典,一个六七十年代。我的中学年代。从来都没有马世芳的世界里的那种摇滚。最多只是一些自修节无聊起来大伙儿把椅子推得很靠近,然后说:

来唱歌吧。

之后不知道谁便开始唱起王菲或张学友昨天在劲歌金曲里唱过的流行曲了。再多一些也没了。或许还有那天铜乐队的教练让我们看了莫扎特的《魔笛》,看得我们昏昏欲睡,因为我一直以为魔笛的故事是关于一个很厉害的长笛手之类的激励故事,当时我一心一意 等着最耀眼的长笛独奏片断--那种让长笛领尽风头的曲子以 雪耻我们〈长笛组=不好听〉的印象的 疯狂指法。

完全没有。我睡着了。而且魔笛从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两本书让我想起一些小小的回忆。看两位作者和音乐的关系如此密切,心里很是羡慕。

凡人如我,做为一个旁观者也能透过书本,体会到音乐里被说出和未曾被说出的世界,是如此美好(虽然有些内容难免让人感伤)。这个周末,读完两本(其实《地下》还没读完)关于音乐的书,觉得很舒畅。

这种舒畅感,仅次于沉默。

4条回应 to “仅次于沉默。”

  1. 建傑 said

    这种舒畅感,仅次于沉默。

    寫得真好看。最後這一句更有畫龍點睛之感。

    • whatdraweread said

      我两次写错作者名字,特此更正:焦元溥焦元溥焦元溥焦元溥焦元溥焦元溥焦元溥焦元溥焦元溥焦元溥。虽

  2. whatdraweread said

    建杰,

    张悬的字很好看。虽然我尽量在赞美焦先生的时候不
    提及‘他的妹妹张悬’。但张悬的题字真的很不错。

    以上的好看,功劳还是归焦先生较多,我只是像
    写中学阅读报告时的划重点地那种程度。大部分都是从他
    书内现搬出来现的~

  3. 建傑 said

    原來還有這層關系啊,真是長知識了。

    後來上網讀了他們兄妹的對話錄,有趣。
    遲些要找焦元溥的書來看看。

    (p/s:明天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囧)

留下评论